.

三甲应知应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

                            

院感常用名词定义

医院感染: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组织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等手卫生的行为。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高水平消毒: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处理。

低水平消毒:仅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性病毒的消毒处理。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包括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和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及其复配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包括苯扎溴铵、苯扎氯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醋酸氯已定、葡萄糖酸氯己定等双胍类消毒剂等。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液,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肠道内窥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职场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和便器等。

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高度危险性器材应无菌。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中度危险性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低度危险性器材: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低度危险性器材的菌落总数应≤CFU/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多重耐药菌MDRO: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奶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

中度风险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高度风险区域: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烧伤病房、早产儿室等。

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Ⅳ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标准预防: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勃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教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床单位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窒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

便捷记忆

“1”

开启的棉签、输液贴、纱布等有效期为1天;

开启的含醇快速手消毒液有效期为1个月;

开启的碘酒、酒精等消毒剂(小瓶)有效期为1周

无菌物品、压脉带等应1人1用1更换;

各种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1人1用1灭菌;

诊疗环境物体表面每天擦拭消毒1次;

使用中的临床仪器设备应每天擦拭消毒1次;

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1天);

一次性物品1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2”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时,若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带两层手套;

入院2天(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院内感染。

不含有挥发性成分(如乙醇)的大瓶消毒剂开启后有效期为2个月。

下列情况应使用2层防渗漏黄色垃圾袋密闭运送医疗废物:

1.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有破损、渗漏或其他缺损时;

2.运送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和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敷料、被服等。

“3”

同一病区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应立即上报院感科

同一病区连续出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应立即上报院感科;

无菌物品(如无纺布、纸塑、硬质容器包装)有效期为3个月;

医疗废物交接资料保存3年。

“4”

无菌器械及容器、治疗盘开启后有效期为4小时。

开包的一次性针灸针有效期为4小时。

“5”

洗手5指征(2前3后):无菌操作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后;

锐器伤处理5步骤:轻挤、冲洗、消毒、上报、用药;

医疗废物五类:感染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损伤性。

“6”

6步洗手法;

6种防护用品:手套、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眼罩、面罩;帽子、长筒胶靴/鞋套;

6种常见多重耐药菌。

“7”

开启后的碘酒、酒精等小瓶消毒剂有效期为7天;

棉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科主任职责

1.根据本科室危险因素制定感染监控计划并监督实施;

2.组织本科室开展感染专题讨论;

3.医院感染情况。

护士长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的落实;

2.督促并医院感染监控工作;

3.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反应并提出建议。

医护人员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医院感染病例

3.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

4.及时送检病原学标本+药敏实验

5.及时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流行

6.医院感染病例

7.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8.掌握多重耐药菌常见种类

9.掌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10.掌握标准预防,预防锐器伤

感控医生、感控护士职责

1.配合主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医院感染监控计划的具体实施;

3.对医院感染病例,督促主管医师填报;

4.监督手卫生执行情况;

5.督查医师和护士无菌技术操作;

6.监督检查门诊、手术室、病房的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7.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送检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8.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立即上报院感科,配合专职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落实防控措施;

9.监督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病人的隔离、控制执行情况;

10.监督医疗废物管理情况;

1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

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内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5.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剌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患者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

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3.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的上报

1.医院感染后,管床医师应明确诊断,医院感染后,在24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上报感染。

2.管床医师医院感染时,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如仍不能确诊,医院感染管理科,共同讨论,进行确诊或排除。

3.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易感人群:高龄(≥70岁)、基础疾病(糖尿病等)、器官移植、放疗与化疗、免疫抑制剂使用、长期使用抗感染药物等。

2.常见部位:眼(结膜炎)、手术切口(眼内炎)。

3.侵入性操作:手术、内镜检查。

4.重点环节:消毒隔离、手卫生、标准预防、医疗废物、多重耐药菌等。

6种常见耐药菌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4.耐碳青霉稀肠杆菌科细菌(CRE)

5.耐碳青霉稀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

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我院年细菌培养检出菌前五位

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其中草绿色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芽孢杆菌数量相同)。

手卫生

1.六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六步时间总共不少于15秒。

2.需要进行手卫生的区域应配备手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清洁剂、干手设施如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设施位置应方便医务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使用;应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或洗手图示等。

洗手5指征(2前3后)

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后。

标本溢洒的处置

1.根据污染物量及污染物性质,评估处置中工作人员可能的暴露情况,选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戴手套,外科口罩、护目镜等,必要时穿隔离衣

2.使用吸湿材料如吸水纸、抹布等覆盖污染物,并小心将吸收了污染物的纸巾、抹布连同污染物一同收集到专用医疗废物袋中。再使用吸湿材料彻底清除残留污染物。

3.用浸透0mg/L含氯消毒液的抹布或地巾(适宜大小),擦拭污染区域,对污染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有大量(10ml)溢洒时作用时间延长至30分钟。

4.清洁工具按医疗废物处理或用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30分钟。

5.各防护用品按照正确的脱卸顺序脱去,并执行手卫生(六步洗手法)。

病房布局与设施

1.治疗室等诊疗区域内应分区明确,洁污分开,配备手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房间应配置空气净化装置。

2.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

病区标准预防措施

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污染身体时,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在置入导管、经椎管穿刺等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并保证光线充足。

4.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套针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和处理。

5.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6.应密封运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

7.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病区清洁与消毒

1.应保持病区内环境整洁、干燥,无卫生死角。

2.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

d)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e)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

3.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弯盘、治疗碗等,应遵循WS.1?.3的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监护仪导联、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被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治疗车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4.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

床单、被套、枕套等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超过一周时,应每周更换;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定期清洗与消毒;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

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5.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等的表面)应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病房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应保持通风良好,发生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除外)时应进行空气消毒。

病区隔离

1.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措施,标识正确、醒目。

2.隔离的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除确诊为同种病原体感染之外,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3.隔离患者的物品应专人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或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4.接触隔离患者的工作人员,应按照隔离要求,穿戴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品,如穿隔离衣、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并进行手卫生。

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1.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

2.碘伏、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碘酊、醇类皮肤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开瓶后的有效期应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无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应根据使用频次、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使用期限,确保微生物污染指标低于CFU/mL。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7d;对于性能不稳定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

3.盛放消毒剂进行消毒与灭菌的容器,应达到相应的消毒与灭菌水平。

4.灭菌物品应放置于专用无菌物品橱中,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

—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1.一次性医疗器械应一次性使用。

2.—医院统一购置,妥善保管,正确使用。

3.使用前应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有无污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留样与登记,医院要求报告;同批未用过的物品应封存备查。

5.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按医疗垃圾处理。

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1.应采取湿式清洁消毒方法,清洁消毒用品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标识明确,分区使用,用后清洗消毒并干燥存放

2.每天清晨应对所有手术间进行清洁,宜用清水擦拭所有物体表面并在手术开始前至少30分钟完成。

3.每台手术后应对手术台及周边至少1-1.5米范围内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4.全天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间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

1.无菌区范围:无菌巾铺好后的器械台及手术台上方视为无菌区,术者手术衣前面(腰以上、肩以下、腋前线前),以及手至上臂下三分之一视为无菌区,手术中如怀疑无菌区域有污染应加盖无菌单。

2.铺设无菌器械台应尽量接近手术开始时间,超过4小时未用应视为污染需重新更换。无菌物品应在最接近手术使用的时间打开。

3.最后一层无菌单的铺设,应由穿戴好手术衣和无菌手套的医护人员完成。

4.手术器械、器具与用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无菌持物钳及容器超过4小时应视为污染需重新更换。

5.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前应检查外包装质量、灭菌日期,以无菌方式打开后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放入无菌区域内,不应将物品倾倒或翻扣在无菌台上。

手术室植入物与外来器械的管理

外来器械:医院不作为常规配备,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包括特殊器械、动力工具和植入物等。

植入物:按照我国的卫生行业标准,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大于30天的可植入性物品。在临床中,大部分植入物由生产厂商通过工业灭菌进行处理,如人工关节、吻合器、心脏瓣膜、人工晶体等。但是有小部分植入物,主要为骨科的钢板、钢钉,医院进行处理的。

1.应以制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手术室、CSSD在植入物与外来器械的管理、交接和清洗、消毒、灭菌及提前放行过程中的责任。

2.使用前应由本院CSSD遵照WS.2和WS.3的规定清洗、消毒、灭菌与监测;使用后应经CSSD清洗消毒方可交还。

3.应与器械供应商签订协议,要求其做到:

a.提供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的或明说(内容应包括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方法与参数);

b.应保证足够的处置时间,择期手术最晚应于术前日15时前将器械送达CSSD,急诊手术应及时送达。

4.应加强对CSSD人员关于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处置的培训。

5.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处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CSSD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依据器械供应商提供的器械清单,双方共同清点核查、确认、签名,记录应保存备查。

b.应要求器械供应商送达的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及盛装容器清洁。

c.应遵循器械供应商提供的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方法和参数。急诊手术器械应及时处理。

d.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应由CSSD清洗消毒后方可交器械供应商。

6.植入物的灭菌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1.应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2.应对感染患者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并参考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等,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应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4.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要求:

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前细菌培养+药敏标本送检率不得低于50%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细菌培养+药敏标本送检率不得低于80%

5.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

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ml),可手术中给予第二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1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相关链接▼▼▼

原标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