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券空转的套路比阳澄湖还深你买的是蟹还是

白癜风能根冶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眼下大闸蟹虽未大量上市,但是“螃蟹券”早就登陆。日前,中消协发布“双节”消费提示称,在购买大闸蟹方面,消费者尤其要注意防范“螃蟹券”套路。

所谓套路,即蟹券空转:商家制作面值元的券,以元价格卖给营销人员,营销人员以元价格对外出售,以元的价格回收,再以元的价格卖给蟹券商家。一只螃蟹没有,一张蟹券,蟹券商家稳赚元,营销人员赚50元。网友惊呼:蟹券上的套路比阳澄湖还深。(9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

蟹券空转,其实是一种“礼品文化”现象。送礼也要应季,吃蟹季节当然是大闸蟹礼品最体面,蟹券便应运而生。而“收礼一族”中,有些人收到的蟹券享用不完,拿去兑换现金,就是剩余蟹券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

与其说,蟹券商家的套路深,不如说,是礼品文化创造的商机,激活了商家的智慧。没有那么多人钟爱礼券,哪会有礼券空转的商业模式?去年说,大闸蟹的“水”比阳澄湖还深,现在又说“套路比阳澄湖深”,都是一个意思;但不管是“水”,还是“套路”,都是消费取向决定的结果:一些消费者买的不是螃蟹,而是“券”。

现在蟹券越来越精美,甚至制成了“证书”样式,上面还有“协会”的“章”给背书。所有的精美都是用来突出“货真价实”的;可按理说,大闸蟹是不是阳澄湖的,跟券面上的“表白”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能制作得近乎乱真,蟹券的精美与上面的各种背书,又能说明什么呢?

但是,如果蟹券是用来送礼的,就不一样了。礼品包装行业所以也能成为一种“朝阳产业”,正是满足了礼品文化的市场需求。说来说去,“蟹券”有时甚至比大闸蟹本身更受青睐,其实是市场需求在“礼品文化”消费上的一种“变异反应”:一些人更重视其中的礼品价值,也即“赠送”功能,无意中推升了“券”的价值;而当礼券渐渐被约定俗成地赋予了一种“有价证券”的功能后,“蟹券空转”就是一种合理现象。

蟹券空转并非新鲜事,月饼券、粽子券、烟票等等早已流行多年,而任何流行的礼券都会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有价证券”功能。市面上一些地摊、小店挂牌“回收名烟名酒”,实际上是“礼券空转”形式的一种。礼品的一大功能竟成了“周转”,这也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文化现象。

蟹券在手却不一定能兑换到大闸蟹。有的商家手里一只大闸蟹都没有,但却会卖出去很多的蟹券,实际上是商人们从“礼券文化”中看出了妥妥的商机:不少消费者是在买券,而非蟹。并且,获赠蟹券的人中,有相当比例的人二次转赠,进而形成N次转赠;而既然不少消费者买的不是商品,而是“券”,商家售券数量高于库存量,甚至一只螃蟹都没有也敢于售出大量的蟹券,空手套白狼……经济学语境上,这该称之为是一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现象吧?

结果是,不少人手中的蟹券因为提货难,被商家建议兑换其他商品,甚至“大闸蟹”变成了“床上用品四件套”。而一定还有不少人因为兑换难、一次一次给往后推,时间长了慢慢会忘记蟹券的存在,之后不管是过期了还是丢掉了,出售蟹券的商家都会落得个稳赚。

更有甚者,一些蟹券商售完券后就跑路、明年改行,与之相比,兑换四件套、收到的大闸蟹缩水等等,真的不算最黑。

一些无良商家确实应该受到谴责,而那些明明白白地“消费蟹券”、而非“消费螃蟹”的消费者,也很难说,大家不是“套路比阳澄湖还深”这个现象的始作俑者之一。

对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涉嫌销售欺诈的问题,监管部门当然应该干预;但说到底,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些消费者有必要反思并改变某些不理性的消费习惯,避免为一些不良商家制造“收割”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176.html